精华:79
帖数:5362
魅力:17806
经验:18432
金钱:13026
注册:2002-05-05 14:11:16
5099405820559360    5099405820559360 1楼
《诸葛亮论》
2018-07-24 12:08:28

苏轼<br><br>取之以仁义,守之以仁义者,周也。取之以诈力,守之以诈力者,秦也。以秦之所以取取之,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。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,此孔明之所以失也。<br><br>曹操因衰乘危,得逞其奸,孔明耻之,欲信大义于天下。当此时,曹公威震四海,东据许、衮,南牧荆、豫,孔明之恃以胜之者,独以其区区之忠信,有以激天下之心耳。夫天下廉隅节概慷慨死义之士,固非心服曹氏也, 特以威劫而强臣之,闻孔明之风,宜其千里之外有响应者,如此则虽无措足之地而天下固为之用矣。且夫杀一不辜而得天下,有所不为,而后天下忠臣义士乐为之死。刘表之丧,先主在荆州,孔明欲袭杀其孤,先主不忍也。其后刘璋以好逆之至蜀,不数月,扼其吭,拊其背,而夺之国。此其与曹操异者几希矣。曹、刘之不敌,天下之所知也。言兵不若曹操之多,言地不若曹操之广,言战不若曹操之能,而有以一胜之者,区区之忠信也。孔明迁刘璋,既已失天下义士之望,乃始治兵振旅,为仁义之师,东向长驱,而欲天下响应,盖亦难矣。<br><br>曹操既死,子丕代立,当此之时,可以计破也。何者?操之临终,召丕而属之植,未尝不以谭、尚为戒也。而丕与植,终于相残如此。此其父子兄弟且为寇仇,而况能以得天下英雄之心哉!此有可间之势,不过捐数十万金,使其大臣骨肉内自相残,然后举兵而伐之,此高祖所以灭项籍也。孔明既不能全其信义以服天下之心,又不能奋其智谋,以绝曹氏之手足,宜其屡战而屡却哉!故夫敌有可间之势,而不间者,汤、武行之为大义,非汤、武而行之为失机。此仁人君子大患也。<br><br>吕温以为孔明承桓、灵之后,不可强民以思汉,欲其播告天下之民,且曰:“曹氏利汝吾事之,害汝吾诛之。”不知蜀之与魏,果有以大过之乎!苟无以大过之,而又决不能事魏,则天下安肯以空言竦动哉?呜呼!此书生之论,可言而不可用也。

若问使君才与术,何如?占得人间一味愚。




精华:79
帖数:5362
魅力:17806
经验:18432
金钱:13026
注册:2002-05-05 14:11:16
4833767705280512    4833767705280512 2楼
2018-07-24 12:57:22

前几天看了几段《三国演义》,对刘备的认识加深了不少,本想写一写,奈何俗务太多。适观东坡此文,与我的构想主旨相近,只不过他没读过《演义》,把一切都归于孔明,就《演义》而言,很多是刘备的选择。<br><br>简而言之,刘备的一生,就是被孔明教坏了。在三顾茅庐之前,刘备靠仁义吃饭,如上文说“且夫杀一不辜而得天下,有所不为,而后天下忠臣义士乐为之死”,《演义》中有陶谦三让徐州,有赵云、魏延赤心归顺,有徐庶进曹营,有关羽心在汉,有南郡百姓随军迁移,是其他军阀万难做到的。天下英雄,使君与操,是仁义与权谋各造其极。<br><br>然而乱世中仁义不行,刘备屡战屡败,只能去请孔明。孔明献上隆中对,刘备当场傻眼了,取荆州、益州?这都是我兄弟,可以这样做吗?虽然说得孔明是如鱼得水,对他的战略却一直置若罔闻。“刘表之丧,先主在荆州,孔明欲袭杀其孤,先主不忍也”。《演义》中还有一段,赤壁战后,谋取荆州,孔明说当初不取,主公可后悔了么?刘备说这可不同,现在是从曹操手里取。直到这时,他的原则和自信都还坚如磐石。<br><br>把信念坚持到五十来岁,应该不会再改变了吧?可是他遇到了其智近妖的诸葛亮。恰逢周瑜献计招亲,孔明将计就计,白捡了一个孙夫人回来。对于一个中年长者,还有什么比妙龄少女更能改变世界观的呢?这一回如鱼得水,脱胎换骨,迷途知返,今是昨非,对孔明的信赖已经难以言喻。借荆州,诳鲁肃,哭戏连台,如在梦中。这时张松来了,献上西川地图,刘备说这是兄弟的地方不能取,张松说你不要就让别人取了,刘备说那么取得到么?孔明拈须微笑,他不再是我们熟悉的刘备了。<br><br>收了马超,夺了成都,“此其与曹操异者几希矣”。马超是故人之子,却对刘备老大看不上,直至走投无路才勉强归降,而且夺取成都之后,以马超之能居然略无建树,又英年早逝,使徐庶闻之,恐也只有一声叹息。进成都时,刘备对刘璋说我是不得已啊,不得已,所有做了亏心事的都会这么说,但曹老板会说宁我负人毋人负我,此其不若曹操者大矣。<br><br>站稳脚跟,称王称帝,一生功业达到顶峰,可是他的原则和自信却杳如黄鹤。他变得狠毒暴躁,议伐吴时因为下属提了反对意见就要杀人,这也是不得已吗?连曹操也不会这么干的。扎营于密林,体现了军事能力的一贯不足,而马良要画图给孔明看时,他已很不耐烦。孔明看了说危险快改,我还以为来不及回信,结果居然及时送到了,而刘备居然说我也懂兵法,不采纳。天下人窃笑之余,不免疑惑,这是对孔明有多大意见哪?<br><br>想孔明辅佐刘备以来,在德能勤绩上至少能打四个一百分,让他从新野换到益州,从皇叔变成皇帝。他还有什么好不满意的?这件事,恐怕刘备自己也说不清楚,只是中夜梦回,揽镜自照之时,会觉得镜里那个面目可憎的不是自己。他曾经是个高傲的人,即使一无所有,即使穷途末路,都不曾怀疑自己。现在功业初成,可是兄弟死了,人设崩了,“既已失天下义士之望,乃始治兵振旅,为仁义之师,东向长驱,而欲天下响应,盖亦难矣”。他偏要赌一赌,少了孔明,真就不行吗?<br><br>猇亭一败,半生梦醒,无论自身还是汉室都已无望。刘备一生善于知人,弥留之际,更把一切都想通了。自己这一生是被孔明彻底改变了。然而孔明做这么多事又是为了什么?看看诸葛氏这一家人,三分天下,居然在三方都身居高位。刘备知道无论自己怎么舍弃都不可能成为曹操,但孔明天生就可以。孔明来了,刘备说:“君才十倍于曹丕……”孔明强自镇静,心中已万马奔腾。刘备又说:“若嗣子可辅,辅之。若不可辅……”孔明已伏地大哭,赌咒发誓。<br><br>刘备知道益州人心不附,自己的儿子资质平平,统一天下是不用想了,只盼他一生平安富贵。孔明毕竟是少不了的,就安排李严与他一同辅政,便放心地去了。此后四十年,历史也如他预想的一样。[edit]2018-07-24 13:58:29.590100[/edit]

若问使君才与术,何如?占得人间一味愚。


刷新树形列表
5099405820559360 ● - 《诸葛亮论》 764字1楼 大雷神 2018-07-24 12:08:28
4833767705280512 ◆ - 前几天看了几段《三国演义》,对刘备的认识加深了不少,本想写一写,奈何俗务太多。适观东坡此文,与我的构想主旨相近,只不过他 1559字2楼 大雷神 2018-07-24 12:57:22


Copyright ©2001 - 2025 大江东去,科幻长城
Powered By Djdqbbs Version 0.0.2